首页 > 新闻资讯
新闻资讯

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

2020-08-27 1848人阅读 来源:

生猪养殖场规模越大、单元越多、调运频次越高,通过人员、生猪、车辆、物资等传入疫情的风险也就越高(风险点参见《中小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》第 2 部分)。万头以上猪场的疫情传入风险,一度是 全进全出小型养殖场户的数百倍。因内部人员、车辆、物资流向复杂, 规模猪场一旦传入疫情,根除难度极大。

01

场址选择

猪场选址与其生物安全、环境控制和日常管理难度息息相关。场址一旦确定,很难变动。为此,选址前一定要充分评估相关政策和生物安全风险,根据风险水平科学匹配养殖规模、硬件设施和管理措施。


02

场区布局与建设

红区:猪场外部不可控区域(缓冲区)。


橙区:猪场围墙至外部可控区域。


黄区:猪场围墙内部至猪舍外部区域。


绿区:猪舍及猪舍连廊内部等生产区,为生猪日常饲养管理、转移及饲养人员休息就餐、药械物资及维修用品消毒存贮等所涉及到的全部区域。


猪场建设

▸1 围墙

▸2 道路

▸3 料塔

▸4 猪舍

▸5 隔离舍

▸6 出猪台

▸7 淋浴室

▸8 隔离场所

▸9 车辆多级洗消和烘干中心


03

饲养管理

1、禁止野外散养或放养。


2、实施自繁自养,全进全出的管理。


3、引进猪只的管理,严格执行引种检测、隔离制度。


4、学习和掌握非洲猪瘟防控知识,定期巡视和检查,以便及早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。


5、禁止生猪贩运人员、承运人员、司机等外来人员,避免场内外人员交叉。

04

人员管理

根据不同区域生物安全等级进行人员管理,人员遵循单向流动原则方可进入生物安全更高级别区域。

所有人员入场,均需进行入场审查。外部人员到访需提前24 小时向猪场相关负责人提出申请,经近期活动背景审核合格后方可前来访问。猪场休假人员返场需提前 12 小时向猪场相关负责人提出申请,经人员近期活动背景审查合格后方可返场。

05

车辆管理

车辆管理包括猪场车辆(外部运猪车、内部运猪车、散装饲料运输车、袋装饲料运输车、病死猪运输车、猪粪运输车、通勤车等)和社会车辆。规模猪场应做到猪场车辆自有,且尽量专场专用。所有进猪场车辆必须经过洗消中心等消毒。

有条件的企业,可在洗消之前或之后对车辆采样检测。

06

物资管理

猪场物资主要包括食材、兽药疫苗、饲料、生活物资、设备以及其他物资等。有条件可建服务中心,所有物资需先发到服务中心消毒处理后再发到猪场。对外包装进行抽样检测相关病原,物品到场后要在大门口消毒间熏蒸消毒处理 2 小时,静置 24 小时后,方可拿到生产区物资消毒间(进场时将外包装除去),熏蒸消毒时物品不能叠加堆放。大件或不方便拿到消毒间的物品需使用擦拭消毒后,放在太阳底下暴晒 48 小时或用彩条布密封熏蒸。

07

卫生与消毒

▸1 场区外环境控制

▸2 外生活区、生活区卫生与消毒

▸3 生产区环境卫生与消毒

▸4 工作服和工作靴清洗消毒

▸5 设备和工具清洗消毒

▸6 饮水


消毒剂的选取,可参考《中小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》推荐的药品。

08

病死猪与污物无害化处理

要对因病死亡的猪只,以及粪便、污水、医疗废弃物、餐厨垃圾以及其他生活垃圾等污物进行无害化处理。


▸1 病死猪内部转运与无害化处理

▸2 粪便无害化处理

▸3 污水处理

▸4 医疗废弃物处理

▸5 餐厨垃圾处理

▸6 其他生活垃圾处理


09

监测与处置

检测实验室要求

根据猪场布局、重点区域划分等具体条件,建立区域”+“聚落”+“快检 的一、二、三级联动实验室,形成快速检测与监测体系,为猪群健康管理提供技术保障。猪场外部建立快检实验室,公司或集团办公区建立聚落实验室,区域实验室可自建或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科研院所等承担。

5f47090d6fe8d.png

非洲猪瘟监测

早期发现:

时刻关注本猪场各个环节猪只异常情况,一旦发现可疑症状,第一时间采样送检。


采样样品类型:

▸一是疑似猪只口鼻拭子。将每头猪口、鼻拭子收集于同一采样管中。

▸二是病死动物的腹股沟淋巴结。突然死亡的猪只,由于血液及脏器可携带大量的病毒,建议仅采集腹股沟淋巴结,然后将病死猪包裹后进行无害化处理。

▸三是全血。用含有EDTA 抗凝血剂的真空采血管,从颈静脉、前腔静脉或

耳静脉抽取全血;

▸四是血清。使用未加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,从颈静脉、前腔静脉、耳缘静脉,或剖检过程收集血液样品。

▸五是器官和组织样品。不推荐进行剖检采样,以便造成病原扩散。

▸六是软蜱等媒介样品。手动收集、二氧化碳诱捕和真空吸引捕捉后,应让蜱保持存活或直接储存在液氮中, 避免 DNA 降解。

▸七是环境样品。生产区内,包括各区间猪舍内所有区间单元;生产区外,包括出猪台、场区大门、等所有可能受到污染的区域。


病原检测:

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(qPCR)、PCR 等方法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核酸。


处置及生产:

全面检测、清除、持续检测、恢复生产

10

制度管理与人员培训

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在于有效的组织管理以及措施的落地执行。


▸1 生物安全制度管理

▸2 生产运维记录管理

▸3 人员培训


参照《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(试行版)》编辑

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(试行版).pdf